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

Health Related-53 大豆類食品與乳癌發生及治療的矛盾

大豆類食品與乳癌發生及治療的矛盾

吳家誠 教授 於 台北市 2018/03/01

某大平面媒體刊登的一篇文章,關係婦女乳癌發生的可能性,文章中認為黃豆類食品中的大豆異黃酮,不會增加婦女乳癌的罹患率,甚至有治療的功效。

當閱讀這樣的文章,必須要仔細小心,因為其中的條件與陷阱頗多,而且關係到醫療糾紛的後續處理;要能夠真正探討其中的道理,講出實話,在某些角度上許多專家會有困難。

大豆是頗具營養價值的食材,而大豆異黃酮(isoflavone) 對人體也有許多正面的作用,但其對婦女乳癌的產生與治療,正面與負面的效應,均有可能,而且決定於過去婦女與患者對大豆類食品的飲食習慣,以及罹患了癌症之後,所進行的藥物治療方式及藥物種類。

如果婦女或患者在罹患乳癌以前,並無習慣食用大豆類食品,這種情況下,大豆類食品中的異黃酮裡成分,如具有最強雌激素效應的染木異黃酮(genistein),在配合乳癌治療藥物的作用之下,例如,最常用來治療雌激素促進型乳癌藥物,他默西分(tamoxifen),反而會有負面的效果,消減癌細胞的自我凋亡作用(autophagy) ,甚至因為雌激素催化效應,增加乳癌細胞的增生。這樣的治療方式,一旦造成患者的癌症治療負效應,可能造成後續的醫療糾紛;這會是醫療糾紛處理過程中,「不可知的秘密」。

反之,如果患者或婦女一向都有長期食用大豆類食品的習慣,一旦被診斷罹患了乳癌,大豆食品中的成分,包括上述的雌激素型異黃酮,對乳癌的治療以及藥物的配合是有正面效應的。

這些情況也說明了,為何西方的乳癌罹患婦女在飲食中,加入了大豆類食品,於乳癌藥物治療過程中,反而比東方的婦女患者更容易造成乳癌的惡化,與癌細胞增生;因為整體的飲食習慣說明了,東方婦女在平時,長期使用大豆類食品的習慣,如豆腐、豆皮、豆漿、豆芽菜等,是比西方婦女更為平常。所以,筆者建議一般健康的婦女,平時就要有食用大豆與大豆食品的習慣,不要因為診斷後,為了治療乳癌時,基於營養或治療,才臨時補充了大豆類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