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

Health related-46 進口日本核污區食品?人民怎麼病,怎麼死的,都難查出原因喲?想自行滅種?

再談日本輻射地區的食品進口危險性:沒有那個「本事」,就不要去貪那種「便宜」!
【本文已同意中央社於2016/12/11 以新聞方式刊登】

吳家誠教授 於國立台灣師大 2016/12/07

曾經一再的透過不同媒體,說明了日本福島輻射地區食物的高風險性、各種不同輻射線的特性差異,與其檢測的困難度。也充分表達了台灣對於這方面的檢驗能力與能量的漏洞與弱點!

如果要精確的測定高毒性的貝他beta-輻射同位素之一,鍶90時,無論在檢驗程序的複雜度與困難度,都是很高的,而且要在輻射線控制的安全檢驗場所,執行相關的工作,在最後還需要使用精密的儀器,如液態閃爍計數器(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er) 等,進行測定,並且還要經過時間差的校正,否則因為輻射線的特性,將無法真正的量測到輻射線的存在與強度。所以沒測到並不表示沒有輻射,常是因為沒有用應該用的方法與程序執行,如坐井觀天、瞎子摸象啦!

鍶90的檢驗程序,大致如下:魚類、肉類、等各種食材都必須在攝氏105度下乾燥48小時,再用500 ℃的高溫灰化爐,把待測樣品進行灰化48小時,然後稱取20公克的灰燼,將其用約6 CC 的硝酸,在高溫、高壓下微波溶解成液體,液體裡面的鍶離子,再使用草酸根等碳水化合物,沉澱濃縮,然後將沉澱物溶解在200 CC 的0.5 M 濃度的鹽酸,再用陽離子交換樹脂,配合醋酸胺/乙醇等溶液的流洗,純化擬測定的鍶離子,到一定的量測體積,然後,才可以在約兩週後,完成鍶90 的放射活性的測定,這樣的測定結果,還要經過樣品收集到測定前的所需耗時,時間差校正,所得到的結果才算是正確的。

所以大家試想想看,如果有一天台灣百姓因為吃了日本輻射地區的食物,經過幾年之後,因為身體那累積了鍶90(其放射性強度半衰期約達30年,在人體內累積的生物半衰期平均18年,最高可達49年!),造成了骨癌、血癌等各種癌症,請問我們應該如何檢驗受害者、甚至或是往生者骨骼內的鍶90 呢?

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電視上、媒體上、立法院的公聽會上,說了:不要到了那一天,我們百姓怎麼得病的?怎麼死的?都不知道!

《談食安  吳家誠:檢測核食難度高 | 財經 |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MOBILE》
《談食安  吳家誠:檢測核食難度高 | 財經 |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MOBILE》
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afe/201612110076-1.aspx